2025年中国谷歌访问终极指南:Google文档、地图和Gmail
当你计划前往中国旅行时,可能会发现无法依靠谷歌地图来定位当地的景点,因为中国防火长城屏蔽了所有谷歌服务,包括 Gmail 和谷歌文档。对某些人来说,这或许算是一种“被迫断联”、远离工作的放松机会;但对我来说,不能随时用谷歌搜索脑海中冒出的奇怪问题(比如:鸡有没有牙?——答案是没有),简直难以忍受。
谷歌每天的搜索量超过 160 亿次(Exploding Topics,2025 年)1,难怪大多数人(包括我自己在内)在得知中国无法使用谷歌时,第一反应都是慌了神。好消息是,如今已有多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。那么,谷歌在中国能用吗?手机上的 eSIM、VPN 和漫游功能都是在中国使用谷歌搜索引擎的简单方法。如果你计划前往中国旅行,建议在到达前设置好首选方案,因为许多相关应用已在中国的应用商店下架。
我整理了这篇分步指南,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在中国使用谷歌。无论你是希望短期旅行还是长期停留,都能找到最适合的方案。同时,我还列出了出发前的检查清单,包括保存备用验证码、下载 Gmail,以及离线版的云盘和地图等。准备好了吗?那我们就开始吧。
如何在中国使用谷歌?
- 获取 eSIM。
选择一款可将网络数据传输至中国大陆以外的 eSIM,以确保谷歌相关服务能正常加载。 - 连接网络。
激活 eSIM,启用数据漫游,并将该卡设为当前的主上网卡。 - 开始上网。
打开 Gmail、谷歌地图或搜索。激活 eSIM 后,这些服务应可在中国顺畅访问,不会受到屏蔽。
无暇阅读?直接了解 2025 年在中国使用谷歌的最佳方法
如果距离登机只剩几分钟,下表可帮助你快速了解在中国使用谷歌的最佳方法。这些方法均来自游客的真实使用经验,同时参考了 Reddit 用户总结的血泪教训与取舍建议。
| 方法 | 优点 | 缺点 |
| 全球/区域 eSIM | ✅ 激活后即可使用
✅ 无需额外设置或安装其他应用 ✅ 短途旅行的理想选择 |
❌ 流量费用可能高于本地 SIM 卡
❌ 热点共享功能可能受限 ❌ 网速可能存在很大波动 |
| 带有混淆功能的 VPN | ✅ 适用于酒店 WiFi、校园或办公室
✅ 可解锁所有谷歌服务及更多应用 ✅ 支持多设备灵活使用 |
❌ 通常需要在出行前安装好
❌ 无法保证持续稳定运行 ❌ 可能需要反复调试 |
| 国际漫游(本地运营商) | ✅ 访问 Gmail、谷歌地图和文档效果稳定
✅ 可正常使用原号码 ✅ 设置步骤最少 |
❌ 长途旅行费用可能较高
❌ 有每日流量上限或限速 ❌ 可能需要 VPN 才能稳定使用 WiFi 网络 |
谷歌在中国为什么被屏蔽?有哪些影响?
很多人听到“谷歌在中国被屏蔽”时,第一反应是:Chrome 浏览器在中国还能用吗?答案是肯定的,Chrome 浏览器在中国可以正常运行。由于受大陆网络限制,谷歌服务无法在中国使用。这意味着,你将无法访问:
- 谷歌搜索(包括图片和新闻搜索)
- Gmail(网页端与应用端)
- 谷歌云盘、文档、表格、幻灯片及学术搜索
- 谷歌地图与导航
- YouTube
- 谷歌相册与日历
- 其他应用或网站中的谷歌账号登录功能
- 非谷歌网站嵌入的 YouTube 视频或地图组件等
谷歌服务为何被中国限制?2010 年,由于审查制度分歧及网络攻击事件,谷歌撤出了中国大陆的搜索业务(MIT Technology Review,2018 年)2。此后,中国政府的互联网过滤系统(通常被称为“防火长城”(GF))便持续封锁谷歌域名的访问权限。
该过滤机制不仅让民众无法访问 Google.com,还波及到:
- 依赖谷歌 API 登录或数据同步的应用
- 使用谷歌嵌入组件的网站(如地图、YouTube、人机验证)
- 需要谷歌身份验证的登录服务
这意味着,当你连接到中国大陆网络时,将无法完成查看 Gmail、使用谷歌账号登录旅行应用等许多日常操作。(谷歌中国 / 中国谷歌)
在中国如何使用谷歌:最可靠的解决方法
如果仅在中国停留一两周,国际 eSIM或漫游套餐通常是最便捷的选择。它们开箱即用,能够省去抵达中国的第一天就要调试各种应用的麻烦。
对于需要在中国停留数月的留学生、远程工作者或外籍人士,功能完善的 VPN 往往更为合适。它不仅支持安全访问所有谷歌服务,还能解锁更广阔的互联网资源,长期使用更划算。
在中国旅行如何使用谷歌?在中国旅行时,国际漫游仍是持续访问谷歌的可靠方式之一,但费用可能较高。个人建议不要过度依赖某一种方法,毕竟网络连接可能受到断线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限速的影响。务必确保手头有备用方案。在出行前,请下载离线地图,将重要文件保存到设备,并保存好账户的恢复代码。
在中国用 eSIM 访问谷歌
对于短期赴华旅行的用户来说,国际 eSIM 是访问谷歌服务最便捷的方案。激活后,手机就能连接并访问 Gmail、谷歌地图等服务。与依赖中国大陆网络传输数据的本地 SIM 卡不同,特定的全球或区域 eSIM 会将流量路由至中国境外,从而确保谷歌服务顺畅运行。
配置过程十分简单,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:
-
出行前获取国际 eSIM
选择注明是“国际路由”的全球或区域套餐。确保手机支持 eSIM 功能且为解锁版。
大多数 eSIM 供应商提供 3-5 天的短期套餐,适合短期赴华行程
-
在手机上安装 eSIM
扫描二维码或在 SIM 卡设置中手动输入代码。建议将二维码及 eSIM 的截图保存到手机相册,以便在离线状态下使用。
部分运营商(如 Google Fi、My Verizon)需要通过其官方应用激活 eSIM
-
将 eSIM 设为主 SIM 卡
在手机设置中,将 eSIM 设为移动数据的默认选项。仅在需要通话或接收一次性验证码时激活实体 SIM 卡,或禁用实体 SIM 卡以避免额外扣费。
确保禁用自动切换上网卡选项,以免网络连接中断
-
激活 eSIM 数据漫游
开启数据漫游是确保 eSIM 成功注册并在抵达中国后正常传输数据的必要步骤。部分套餐可能还需要设置自定义 APN(接入点名称),请在“蜂窝数据网络”或“接入点名称”下输入运营商提供的参数。
为了在中国获得最快网速,请将网络设为 5G 优先
-
打开谷歌服务
测试谷歌地图、Gmail、学术搜索、云盘和文档是否能正常运作。如登录失败,可开启飞行模式并等待约 10 秒后再重试。登录成功后,确保连接不要中断。
确保 eSIM 始终保持连接状态,以免失去谷歌访问权限
比较在中国访问谷歌的最佳 eSIM 方案
如果只是需要保证谷歌服务顺畅运行,eSIM 无疑是最佳选择。但如果计划长期留在中国,建议将 eSIM 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,以避免流量超额或网速问题。
在中国如何使用 VPN 访问谷歌
如需长期停留中国,VPN 通常是更优选择。与 eSIM 或漫游服务不同,VPN 不仅支持稳定访问谷歌服务,还能解锁全球大部分互联网资源。关键在于出行前做好充分准备。然而,还是有部分 VPN(如 Astrill VPN 和 ExpressVPN)设有镜像网站,供用户在中国境内下载应用。
-
安装 VPN
在出发前为设备下载并安装至少一款 VPN 应用。Google Play Store 在中国被屏蔽,其他应用商店也可能限制下载和更新,因此提前准备至关重要。虽然部分 VPN 提供在中国可访问的镜像站点,但大多数仅能通过 Tor 网络访问,这会带来额外麻烦。若能在出发前装好 VPN,就能轻松规避这些问题。
长期套餐通常最划算
-
启用最重要的 VPN 功能
为提升访问谷歌的成功率,请启用以下设置:
- 启用混淆/隐身模式,在受限网络中隐藏 VPN 连接。此功能可将 VPN 流量伪装成常规互联网流量。
- 改用其他安全协议。如果默认协议连接失效,可尝试使用 OpenVPN 或隐身协议。
- 启用终止开关,以防连接断开时数据泄漏。
- 启用拆分隧道,仅让谷歌应用通过 VPN 传输流量,本地应用保持常规网络连接。
ExpressVPN 的终止开关功能叫做 Network Lock
-
连接到服务器
建议优先选择中国香港或日本服务器,这些服务器通常访问谷歌服务通常更顺畅稳定。如果连接速度缓慢或不稳定,尝试更换服务器或协议,直至找到最合适的选择。
在日本多个城市都设有服务器
-
打开谷歌服务
现在试着访问 Gmail、谷歌搜索、文档、学术搜索或云盘,并保持会话活跃。若频繁触发人机验证,请清除 cookie、切换服务器或在手机上开关飞行模式后重连。
若 Google 无法加载,请尝试切换服务器
比较一览:在中国使用谷歌的最佳 VPN
并非所有 VPN 在中国的表现都同样稳定。根据我们的研究,混淆功能(隐身模式)、可靠的终止开关、在中国周边地区(如中国香港或日本)有服务器以及灵活的协议选择是最关键的特性。以下是顶级中国 VPN 的核心功能对比:
在中国使用国际漫游服务(外国运营商)
我听常去上海的人说,国际漫游通常是访问谷歌服务最快捷的方式。只需在登机前激活运营商的单日套餐,落地后 Gmail 和地图便能立即加载。漫游之所以有效,是因为数据通常通过中国境外运营商网络传输,从而确保谷歌服务可正常使用。但请注意,此方法的费用往往高于其他选项。
- 出发前开通漫游服务。登录运营商账户或致电客服开通国际漫游,并查看每日或每周资费标准,了解相关费用。
- 确认在中国境内的网络覆盖范围。部分套餐仅覆盖大中国香港,不含中国大陆。请确保所选套餐明确支持“中国大陆”。
- 落地后开启漫游功能。进入手机网络设置,启用“数据漫游”选项,等待设备连接至中国境内的合作运营商网络。
- 测试谷歌服务。打开 Gmail、地图或文档。若无法立即加载,请开启飞行模式后再关闭重试。
- 监控流量用量。单日套餐通常有隐藏的流量上限,上传大量数据(如发照片或视频通话)可能会迅速耗尽流量额度。
测试方法:在中国访问 Google 各种方案的优劣
我们测试了多种在中国访问谷歌的方式,包括安装和配置多款 VPN,测试不同的服务器位置(如中国香港、日本和新加坡),并启用混淆和终止开关等功能,以评估它们在酒店 WiFi、校园网络和移动数据环境下的表现。同时,我们还购买并激活了 Holiday、Saily 和 Airalo 等全球 eSIM 套餐。
故障排查小贴士:谷歌无法加载
即使一切设置正确,仍可能遇到连接问题。以下是在中国使用谷歌时最常见的问题及对应的快速解决方案:
- VPN 在移动数据下可用,但在 WiFi 网络下无法连接。请先登录酒店或咖啡馆的 WiFi 网络,再重新连接 VPN。若仍无法使用,可尝试切换连接协议(例如 OpenVPN TCP 或 VPN 提供的隐身模式)。
- 反复出现人机验证或登录验证。清除与谷歌域名相关的 cookie,或尝试使用其他浏览器登录。若问题仍未解决,可切换服务器后重试。
- DNS、时间/日期和 TLS 错误。将手机或电脑设置为自动更新时间和日期。确保 DNS 未指向被封锁的服务器,然后清除 DNS 缓存或重置网络设置。
- 酒店/办公室网络的访问限制。部分网络仅允许注册设备访问。如果一台设备能正常使用而另一台无法连接,请联系 IT 部门或前台,将无法正常使用的设备添加到许可列表中。切换 WiFi 频段(2.4GHz 或 5GHz)也有助于恢复连接。
出发前往中国前的检查清单
许多首次赴华旅客最常犯的错误,是误以为抵达后就能下载所有所需应用。然而,中国的应用商店往往会屏蔽 VPN 软件,甚至下架知名工具。这意味着,一旦落地,你可能无法再安装或更新应用。提前做些准备,能为后续旅程省去不少麻烦。以下是出发前务必完成的事项:
- 提前安装工具。在出发前下载谷歌应用、设置 eSIM,并在所有设备上至少安装一款 VPN。同时备份配置文件,以防应用后续更新失败。
- 保存离线地图。提前下载计划前往城市的离线地图,以便在连接中断时也能顺利导航。
- 开启谷歌文档、表格和云盘的离线访问。启用离线模式,确保断网时仍可查看和编辑重要文件。
- 备份登录代码。保存 Gmail和云盘的双重验证备份代码及恢复选项。若在国外无法接收短信,这些代码可避免账户被锁定。
- 检查漫游套餐。若计划使用国际漫游,请提前确认每日流量上限、限速规则,以及套餐是否覆盖中国大陆地区。
- 制定备用方案。不要依赖某一种方法。建议备好全球 eSIM、漫游套餐和预装 VPN,在其中任一一种方法失效时可迅速切换到备用方案。
在登机前完成这些准备工作,可以避免在机场休息室手忙脚乱地下载应用,或在酒店慢速 WiFi 下费力注册账户。
在中国如何安全使用谷歌
在中国访问谷歌,不仅关系到服务加载,更涉及个人数据的安全保护。酒店、机场和咖啡馆的网络往往由数百人共享,因此即便是最基本的隐私防护习惯也显得尤为重要。以下措施可以起到保护作用:
- 出行前强化设备防护。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,确保安装最新安全补丁。卸载闲置应用,尤其是那些要求获取大量权限的程序。
- 检查应用权限。仅允许必要应用获取定位、麦克风及后台运行权限,从而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减少个人数据泄露。
- 启用安全登录机制。为谷歌账户开启双重验证,并离线保存备用验证码。
- 保持“数据卫生”(Data Hygiene)。尽量避免在公共 WiFi 登录敏感账户。定期清除 cookie,使用完毕后退出账户。
- 准备好备选连接方案。准备好备用方案,如 eSIM 或漫游套餐,以防主方案失效,同时避免为了上网而仓促接入不安全的网络环境。
这些小步骤虽易被忽视,却可能决定你的旅程是顺畅无忧,还是陷入账户被锁或遭入侵的困境。作为旅行常客,如果我早点知道这些要诀,本可省去不少麻烦。(在中国使用Google / 谷歌中国 / 中国谷歌)
常见问题解答:谷歌在中国能用吗 / 谷歌中国 / 中文谷歌
参考资料
- https://explodingtopics.com/blog/google-searches-per-day
- https://www.technologyreview.com/2018/12/19/138307/how-google-took-on-china-and-lost/
你访问过的网站可能在偷偷记录你的线上活动
您的IP地址:
216.73.216.183
您的位置:
US, Ohio, Columbus
您的互联网提供商:
部分网站会利用这些信息来投放广告、分析数据,甚至跟踪你的网络浏览偏好。
为了防止网站窃取个人数据,隐藏 IP 地址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,因为 IP 地址会暴露你的实际位置、身份信息和上网习惯等信息。虚拟专用网络(VPN)通过安全的服务器路由网络流量,从而能隐藏你的真实 IP 地址,让你看起来像是在另一个地方上网。此外,VPN 还能加密连接,保护个人数据免受监控和非授权访问。

请评论如何改进本文。 您的反馈很重要!